小豬的養殖方法包括保證初生仔豬吃好初乳、注意防寒保溫、防止仔豬紅痢、黃痢、白痢三種病、及時搭糟(開食、補飼)、適時斷奶、進豬前對欄舍用具進行徹底消毒、合理喂養、選擇雜交豬作育肥豬、采用配合飲料養豬、把握好驅蟲關、把好防疫關。
保證初生仔豬吃好初乳
初乳含有新生仔豬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和抗體,有助于增強仔豬的免疫力。
注意防寒保溫
初生仔豬怕冷畏寒,因此需要保持適宜的溫度。具體來說,初生1-3天應保持30-32℃,4-7天28-30℃,8-30天22-25℃,一個月后,保持室溫。
防止仔豬紅痢、黃痢、白痢三種病
這三種疾病是影響仔豬健康的主要疾病。防治的關鍵在于搞好清潔衛生。可以采用藥物預防的方法,例如使用0.1%高錳酸鉀水溶液給仔豬口服2-3毫升后放入飲水中,或在補飼中加入土梅素進行預防。
及時搭糟(開食、補飼)
仔豬補料應在7-10日令就開始,這樣有利于仔豬生長。補料最好用商品乳豬料,另加一些優質的青飼料。補料時要注意提供充足的清潔、干凈、新鮮的飲水。
適時斷奶
30-40天斷奶較為合適,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。
進豬前對欄舍用具進行徹底消毒
購回仔豬前,應對欄舍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,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病原體。
合理喂養
剛購回的仔豬因長途運輸,抵抗力下降,對新環境有一個適應過程。因此,購回第一天一般只給足清潔的飲水,對精神狀態好的仔豬,傍晚時可給營養豐富的稀料,加一些切細青料飼喂,在一周內均可采取少吃多餐的辦法,當適應后再轉入正常飼養。
選擇雜交豬作育肥豬
主選瘦肉型豬作發展養豬立足點,這樣可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。
采用配合飲料養豬
不要使用單一飼料喂豬,因為單一飼料(如僅使用稻谷)喂豬會導致營養不完全,既浪費飼料又減緩豬的生長速度。建議使用自制配合飼料,一般掌握玉米占20-30%,稻谷米糖30%左右,小麥(麥麩較好)15-20%,適當加入大豆、高粱、紅茹末等雜糧和1-3%魚粉以及少量礦物質。
把握好驅蟲關
為了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益和增加豬的日增重,必須對育肥豬進行1-2次驅蟲。常用的體表驅蟲方法是使用0.5-1%敵百蟲液噴霧殺滅體表虱、螨等蟲。口服驅蟲常用藥物有:丙硫咪唑5-40毫克每公斤體重用量,鹽酸左旋咪唑每公斤體重8毫克內服。
把好防疫關
新購進的仔豬應注射豬瘟、仔豬副傷寒疫苗。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窩邊注射。育肥豬應接受獸醫的定期防疫,這是成群養豬成敗的關鍵。對于像豬瘟、豬口蹄疫、豬肺疫等烈性傳染病,只能預防,無法治療。
以上就是小豬養殖的主要方法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。


已關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