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的養殖方法包括稚鱉、幼鱉、成鱉和親鱉的飼養管理,同時在養殖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水質管理、疾病預防等方面。
稚鱉的飼養管理
稚鱉是指剛出殼到體重50克以內的鱉。稚鱉出殼8–10小時后,給供清水,水深l厘米,開始喂少量熟雞蛋黃。經12-24小時轉入池內,進行人工投料喂養。可投喂紅蟲、搖尾幼蟲、小糠蝦等浮游動物。若用配合飼料,其日喂量為鱉體重的5%左右。在稚鱉管理上要做到三點:
保持池水清潔,最好3-5天換水一次;
夏季高溫應在池邊搭涼棚;
越冬管理是保成活的關鍵,為提高成活率應采用人工誘導產卵,縮短產卵季節和孵化時間,增長養殖時間,使稚鱉入冬前體重10克以上;并創造保溫條件,使池溫保持在25℃左右,以利稚鱉繼續生長。
幼鱉的飼養管理
越冬后的稚鱉長到100克為幼鱉。幼鱉對死魚、蝦、螺蚌、蚯蚓、昆蟲、動物內臟和青菜、南瓜等植物嫩葉以及豆類、玉米粉、米飯等均喜歡吃。所以要葷素搭配。動、植物餌料可按1:1的比例為宜。日喂次數是:水溫在16-25℃時,喂一次,下午3-4時;水溫26-32℃時,喂兩次,上午9-10點,下午4-5點。喂料要固定在餌料臺上,臺可設在水面下5-10厘米處。100平方米水面,可設2-3個餌料臺,每畝水面設5-7個料臺。要經常打掃餌料臺的殘余渣子和雜物,保持池水的可見度在40厘米為宜。
成鱉的飼養管理
越冬后個體重達100克以上的為成鱉??擅刻煜挛?-5點定時投喂。飼料來源廣泛,活的,死的,生的,熟的動、植物飼料均可投喂。食量隨溫度變化,水溫17-25℃時,食量最大;水溫30℃,食量下降,可日投喂兩次。
親鱉的飼養管理
基本同于成鱉,僅采食量稍大。
注意事項
鱉是水陸兩棲動物,養殖鱉時需要在水中留下一定的陸地面積進行活動。甲魚對周圍環境的聲音反應敏感,只要周圍有一點動作,甲魚就能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,環境必須安靜,如果甲魚總是受到驚嚇,不利于其生長繁殖。養野生鱉最好使用河水,如果沒有河水可用放置兩三天的自來水喂養,換水也不宜太勤,最好留一半舊水。可以喂小魚小蝦、小肉塊等,鱉吃完的食物殘渣應及時取出,以免污染水質。喂食時一天喂兩次就可以了,多喂也吃不完,反而影響水質。
以上就是鱉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的相關信息。請注意,具體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隨著地區、氣候等因素有所不同,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還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調整。


已關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