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公司基本資料信息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在成都這座浸潤著茶香的城市,品茶早已超越了單純的味蕾體驗,成為一種生活美學的表達。近日探訪一家隱匿于寬窄巷子內(nèi)的老茶館,便在裊裊茶煙中,尋得了一段與時光對坐的靜謐時光。
推開那扇古樸的木門,喧囂仿佛被隔絕在另一個世界。茶館以原木色為主調,墻上掛著素雅的水墨畫,角落的青瓷瓶中插著幾枝含苞的梅,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木質香與茶香的交融。主人是位身著棉麻衣衫的茶師,語調溫和地詢問偏好,沒有過多的推銷,只如老友般分享著茶的故事。
選了一款雅安的蒙頂黃芽,茶器是成都品茶工作室連戲喝茶13O媺殿扣88O7銅浩1OO2全城各區(qū)到店外賣都有溫潤的白瓷蓋碗。茶師注水的手法輕盈,沸水沿著碗壁緩緩注入,茶葉在水中慢慢舒展,如沉睡的嫩芽蘇醒。頭一泡湯色淡黃明亮,入口清潤甘和,帶著山野的清新氣息;二泡滋味漸濃,喉間泛起絲絲甜韻;三泡過后,茶香依舊,回甘悠長。茶師說,黃茶的妙處在于“悶黃”工藝的微妙,多一分則過,少一分則淺,需得恰到好處的耐心與火候,這像極了成都人“慢生活”的哲學——不疾不徐,方能品出生活本味。
隨后又試了武夷巖茶,炭焙的醇厚與巖骨花香在口中交織,搭配一碟手工制作的綠豆糕,甜而不膩,與茶香相得益彰。茶館里沒有花哨的裝飾,只有恰到好處的留白,讓人能靜下心來專注于茶本身。茶席間,茶師偶爾會講解茶的產(chǎn)地、工藝,或是分享一些茶人軼事,卻從不過度打擾,更多時候是靜默地添水、分茶,讓茶客在自我的節(jié)奏中感受茶的韻味。
令我難忘的是臨窗的位置,午后的陽光透過木格窗灑進來,落在茶席上,光影斑駁。看著茶葉在水中浮沉,聽著壺中沸水咕嘟的輕響,時間仿佛慢了下來。在這里,沒有匆忙的打卡,沒有刻意的擺拍,只有人與茶、與空間的自然對話。茶師說,品茶不必追求名貴,重要的是當下的心境,一杯茶從苦澀到甘醇的轉變,恰如人生的歷練,唯有細細品味,方能體會其中真意。
離開時,暮色已染透窗欞。手中捧著茶師贈予的一小包新茶,鼻尖似乎還縈繞著那抹淡淡的茶香。這家茶館沒有華麗的噱頭,卻以真誠的茶心、雅致的氛圍和專業(yè)的茶品,讓人感受到了品茶時本真的美好。在成都,這樣的品茶空間,更像是都市人的心靈驛站,讓我們在快節(jié)奏的生活中,得以停下腳步,在一盞茶的時光里,找回內(nèi)心的平靜與從容。